从体检大数据中“挖”出健康变化大趋势
发布日期:2024-11-13很多人每年都会体检,体检报告中那些向上向下的箭头,提醒我们要关注自身健康。那么,一群人的体检数据有什么用?11月5日,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和北京市体检中心联合发布《北京城市体检人群体质健康指数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,从1001363人次30岁及以上的体检数据中,挖掘人群健康状态变化趋势,构建人群健康“晴雨表”。
北京市体检中心承接了北京地区众多企事业单位职工的体检工作,在过去17年积累了大量体检数据。在对数据抽样和脱敏处理后,《报告》共纳入2006年到2022年100多万人次的体检数据,并构建了北京城市体检人群体质健康质量指数。该指数从身体形态与基本功能(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MI、腰臀比、血压、心率等)、日常活动适应能力(包括视力、牙齿、骨密度等)、心脑血管及内分泌功能、肝肾功能、免疫状态(包括淋巴细胞绝对值、单核细胞绝对值、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等)5个维度进行测量。
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副教授王瑜在《报告》发布会上介绍,2006年到2022年,北京城市30—44岁、45—59岁及60岁以上体检人群体质健康质量指数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较为稳定,其中生活适应能力得分较低,但呈上升趋势。值得注意的是,3个年龄组体检人群身体形态与基本功能得分在2020年后下降趋势较为明显。
其中,北京城市体检人群基本功能得分、日常活动适应能力得分、心脑血管和内分泌功能得分、肝肾功能得分均随着年龄上升而下降,60岁以上年龄组的日常活动适应能力得分要远低于其他两个年龄组。王瑜指出,我国老龄人口比例在持续增加,需要按照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开展相应的适老化、智能化改造,为日常活动适应能力下降的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保障。
《报告》还显示,北京城市体检人群心脑血管及内分泌功能得分相对稳定,但单项分析提示对BMI、血压、血尿酸、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仍需加强。过去17年里,北京30岁以上体检人群的空腹血糖、高密度脂蛋白得分相对稳定,但BMI、血压、血尿酸的得分呈下降趋势。随着经济发展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增加,老年人中患慢性病的比例提高,防控压力有所增大。
从性别来看,2006年至2022年,30—44岁及45—59岁体检人群女性体质健康质量指数得分要高于男性,而60岁以上体检人群男性体质健康质量指数得分则高于女性。另外,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变量的单项分析中发现,不同性别体检人群在8个变量得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。“这些发现提示我们,影响男女性人群的健康问题是不同的,而且随着年龄增长,相应的问题也会发生变化,在制定干预计划时要更有针对性。”王瑜说。
体质健康质量指数给出的个人健康得分以及其在体检人群中的位置,有助于对个人健康进行精准施策。参加体检的个人可以从5个维度了解自身的身体健康水平以及与同年龄段人群的差距,从而有针对性制订健康改善计划。
多位医学专家在发布会上指出,《报告》提示,我们需要进一步做好健康教育,提升人群健康素养,并应分年龄确定不同的健康教育重点。
王瑜强调,北京城市体检人群体质健康指数的构建,旨在基于健康大数据反映体检人群的健康现状,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与预防医学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,也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、实施或完善相关健康政策提供参考。
-
《慈铭北京·2024年度健康体检大数据蓝皮书》暨健康管理创新产品发布会圆满召开
5月7日下午,《慈铭北京·2024年度健康体检大数据蓝皮书》暨健康管理创新产品发布会在慈铭大厦召开。会上,慈铭体检与中关村美年健康产业研究院、北京晚报联合发布《慈铭北京
发布日期:2025-05-08 -
“健康中国·体重管理年”开启!安德吉热塑擘画形体新蓝海!
2025 “国家喊你减重啦”一话题迅速登上各大平台热搜,背后折射出我国肥胖问题的严峻性——据预测,2030 年我国成年人、儿童超重肥胖率将分别达到 70.5%和 31.8%。 事实证明
发布日期:2025-05-08 -
中国大健康产业领军人物千人大会隆重召开!一龄模式获高度评价
近日,中国大健康产业领军人物千人大会暨第五届GE医疗博鳌大健康领袖峰会在海南博鳌隆重举行。北大博雅资深教授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周其仁,清华大学健康中
发布日期:2025-05-08